12月13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国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12月20日,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两次会议上,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伟芬先后应邀分享东莞中医药文化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特色经验。
“东莞经验”主要包括九个方面
一、部门共联破局
2020年,市卫生健康局联合教育、文化、科协等部门组成深调研小组,对东莞现有的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2021年,联合出台《东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推进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2022年,四部门持续发力,联合广东医科大学、农工党东莞市委等举办系列活动,形成政府部门牵头、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的紧密、长效、联推机制。
二、院校共建筑桥
鼓励医院与中小学校签订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6家医院和中小学结盟签约,累计举办活动300余场次。
创新“1+1+N”模式,即每所中小学校成立由1名分管宣教副校长、1名健康副校长、N(N>100)名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组成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联动宣教队伍。首创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与中医药文化科普师资相结合,累计培养出“双师型”科普师资200余人,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纳入工作室建设任务。
茶山镇作为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2024年进校园累计干预11073人次。
三、校企共育孵化
牢牢把握“东莞制造”特色,发挥企业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联合多方企业资源,共同培育“松湖医道·清澜启航”项目,组织《小主人报》小记者走进生产线了解“中药饮片深加工”。
四、编写教材读本
卫生健康和教育部门联合编写《悬壶莞邑节气手账》《南方草木状新编》《趣味中医启蒙绘本》等中医药绘图读本,分年级编写小学生科普读本,让中小学生自己能学、自己爱学。
五、制定特色课程
将中医药文化“根植生活”,依托430开设中医药精品课程。比如,松山湖北区学校构建《大中医小药工》特色课程,莞城和阳小学构建STEAM“中草药课程”等。
六、拓展实践体验
推广“治未病”健康理念,促进医体融合,引入少儿八段锦、传统体育非遗项目等,开展“我身边的中医药”主题征文大赛。
推行沉浸式体验,围绕“莞邑中医”“寮步香市”“莞香文化”“松湖医道”等本土中医药特色文化设计研学路线。
七、培树示范标杆
在全市范围择优遴选出10所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学校。同时在全市范围打造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基地,点群式布局中医药文化宣传阵地。
八、组建科普联盟
发起“东莞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宣传联盟”;成立6支中医药文化科普志愿服务队;把各类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科普实践基地整合起来。
九、塑造品牌项目
守牢“莞邑中医”公众号阵地,注册“悬壶莞邑”品牌商标。2021年起,连续三年多部门铸造“南方草木状·我身边的本草世界”科教助学活动品牌。开展“中医药+”文创设计大赛等专场活动。创新举办中医药文化青年潮集活动。本土企业推出本“潮”纲目中药系列玩偶。
如今,中医药文化在莞邑大地蓬勃发展,中医药健康素养和文化自信在广大的东莞学子心底生根发芽。接下来,东莞将深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情暖老人心!高埗这家企业为756名老人送上新春慰问
茶山镇领导带队督导年终岁尾安全生产工作
“幸福家”家庭成长服务志愿队迎春游园会举行
请到广东过大年!全红婵、霍启刚、戴建业、于适为广东文旅打call
粤黔协作·莞爱铜行 |《莞铜少年》原创歌曲发布,两地学子共舞最炫课间操
无人机配送首飞,10公里5分钟送达!清溪低空经济启航!